《数据资产入表:或成城投转型新出路》

《数据资产入表:或成城投转型新出路》-文库
《数据资产入表:或成城投转型新出路》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招商银行研究院区域研究·专题报告CHINA MERCHANTS BANKINSTITUTE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份,已经有近40家地方国有企业公告完成了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工作,其中城投公司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城投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我国加速数字经济布局的新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可助力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也为城投的市场化转型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一、背景:城投抢做数字经济先行军数据资产入表在现行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下突破性地将企业合法拥有或控制的数据资源确认为表内资产。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23)11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数据资产可以按照其规定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2023年10月温州市大数据运营公司试点成为国内第一个数据资产入表企业,之后各地企业跟进迅速,其中城投表现最为积极。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现象是基于以下三个背景:一是新质生产力建设需要强化数字领域布局。新质生产力以产业创新为核心,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其实现过程有赖于对数据要素的充分利用与高效整合。挖掘数据资产在经济循环中的作用,不仅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命题,也对新质生产力建设意义重大。二是数据资产入表是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关键一步。数据要素市场化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题的重点。目前市场对数据价值的估算,在宏观上一般通过成本计量或间接推测,在企业端一般计入费用,对数据本身价值的挖掘不充分、体现不直接,不利于挖掘其交易属性。资产化后,数据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从费用端走向资产端,可以直接呈现数据本身的价值,增强了数据的交易属性,对后续进一步拓展数据交易市场至关重要。三是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财政与城投公司迫切需要拓展市场化经营新思路。随着国有土地出让金的不断下降,拓展经营性资产来源成为地方财政与城投的重要课题。各级政府掌握大量优质数据,但在以往大多沉睡在资产负债表的成本端。如能激活,可以为地方政府与国企提供新的资产盘活思路,甚至形成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城投也因此成为数据资产入表响应最快的一类市场主体。二、入表操作:看三个制度,列三个项目,关注五个环节(一)数据资产入表的制度框架中国是首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国际上没有先例,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目前只有欧美少数国家的少数企业在数据资产方面有所尝试,无法提供广泛的参考。因此,数据资产入表是在理论和实践都要探索创新的背景下展开的。在我国数据资产入表推动中,三个重要制度文件构成了数据资产入表“顶层规划+基础制度+实施细则”的政策框架: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