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解决方案(三级)[85页Word]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解决方案(三级)[85页Word]-文库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解决方案(三级)[85页Word]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85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5页 / 共8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1概述1.1建设背景为满足电子政务外网业务的实际需要,提升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管理、使用、运行维护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电子政务外网,是某市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的政务公用网络。随着全球网络安全态势的日趋严峻,各类新型网络攻击形式层出不穷,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的业务运行、信息数据等也面临着巨大的网络安全风险与挑战。2017年6月,《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19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核心技术标准。为履行网络安全主体责任,某市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的网络安全主管部门,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政府行业法规标准的要求,开展了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工作,以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电子政务外网系统整体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满足第三级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能力要求。1.2建设目标电子政务外网系统作为第三级系统,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的有关规定,本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完成后,电子政务外网系系统应当具备如下安全保护能力:电子政务外网系系统在统一的安全防护策略下,能够免受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拥有较为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较为严重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主要资源损害,能够及时发现、监测攻击行为和处置安全事件,在自身遭到损害后,能够较快恢复绝大部分功能为满足上述安全保护能力,将通过系统性、体系化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风险控制等方式,使电子政务外网系统达到以下5个方面的建设目标:1)完善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提升电子政务外网系统技术防护能力,满足第三级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技术要求: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