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依托其领先全国的经济基础、科技实力、社会氛围,在低碳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积极进展,燃煤消费大幅下降,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攀升,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1.5%,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10.4%。但不同于许多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实现碳减排,北京市需要在其城市“成长期”迅速转型,主动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建筑领域作为北京市占比最大的主要用能和碳排放领域,在今后十五年当中,将面临“新建规模较快增长、存量改造品质提升”的发展需求下,满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能增加、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的低碳高质量发展挑战。课题通过对北京市7个相关委办局的调研访谈、对房山区拱辰街道办和平谷区所有公共机构进行的现场踏勘,在数据采集和问题分析以及国内外前沿技术案例的分析整理基础上,总结得出北京市建筑领域存在实施路径尚不明确、任务安排缺乏统筹,协同机制有待构建、支撑政策缺少细则,资金来源途径单一、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数据信息透明度低、能耗数据缺乏共享四方面的障碍。课题结合“十四五”时期国家、北京市碳排放控制战略与行动方案,提出了面向未来北京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以及“十四五”期间10项具体行动与7项保障措施建议。10项具体任务包括:(1)政府投资新建重点项目整体实现低碳区域建设工程;(2)老旧小区公共设施更新改造工程;(3)住宅老旧外窗和低效家电置换工程:(4)绿色机关和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工程;(5)大型公建通过数字能源技术进行深度节能和电力需求侧管理:(6)校园、园区和社区等区域建筑能效提升工程:(7)农村公共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工程;(8)山区农房建成近零能耗建筑工程;(9)光储直柔零碳建筑科技创新示范工程:(10)搭建智慧供热平台支撑供热系统重构工程。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