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3.0)·安全体系序沈向洋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瞬间,2024年的尾声己悄然临近。我们在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路上,又砥砺前行了一年,步履坚定,心怀憧憬。回望这一年,低空经济领域激荡着鼓舞人心的进展,令人振奋。国家层面,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版图: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更进一步,将其定位为新增长引擎一低空经济已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代表。法规层面,全国首部专门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制定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横空出世,为行业腾飞铺设了法治化的跑道。技术层面,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率先集齐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三证,日趋成熟的eVTOL技术率迈入规模化量产的崭新时代。地方层面,各地竞相推出行动方案,通过具体措施鼓励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香港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在区域协同中探索跨境航线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注入澎湃动力。四年前,DEA研究院在深圳成立,自那时起,我和我的同事们便矢志于探索低空经济的技术框架与实践路径。历经数年耕耘,成果初现。今年8月,我们发布了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LAS的先锋版,这是全国首个将市域级低空空域数字化,可融合城市级CM底座与智算算力的低空管理与服务操作系统。在今年11月22日的DEA大会上,我们发布了开放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Open SILAS 1.0(Alpha版),同时牵头组建了OpenSILAS创新联合体,聚集中坚力量,更广泛、更深入地推动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标准制定等工作。。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版权所有。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