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台的采集框架应对纳入数据中台的各种源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管理。数据采集框架中应提供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如文件传输协议采集、数据库采集、接口应用程序接入采集、流式采集及网络爬虫采集。同时采集框架应按照数据采集规范对源数据进行预处理,从而去除明显不需要的数据及多余数据,并对采集过程进行管理。虽然数据中台的体系架构没有统一模板,但各企业数据采集框架基本一致。3、数据处理框架数据处理是每个数据应用的基本环节之一,经典的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ETL)处理流程在数据采集预处理、数据整合、数据建模等多个地方均要使用。单独建设数据处理框架有利于数据处理工具组件的集中开发与管理,也有利于数据中台数据处理任务的协调与调度。数据处理框架专门负责数据处理相关的任务,包括批处理、流处理、人工智能分析、数据清洗、数据交换及查询,此外数据处理的相关工具组件可在处理框架中配置。任务调度模块在数据处理框架中处于居中指挥的作用,并对运行的数据处理任务进行监控及异常处理等操作。4、数据治理框架广义的数据治理不仅包含提升数据价值的内容,如数据管理、数据目录、数据质量等,也包含数据安全管理及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安全管理与数据价值提升是一个矛盾体,如果由一个厂商或开发团队进行数据安全管理及数据价值提升相关软件的开发,则开发者的操作难免有所偏向,而且矛盾不容易公开,少了冲突也就少了优质的解决方案。另外,数据共享与数据治理的其他内容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此,本文建议数据中台的数据治理框架中不包含数据安全与共享的相关内容。数据治理框架包含数据目录、数据管理、模型管理和数据质量4个模块:·数据地图、数据资产目录、知识图谱及数据血缘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数据的属性及相互关系,因此都纳入数据目录模块。·数据模型能提高数据中台对外部应用需求的反应能力,固化的中间模型数据需要专门管理。模型管理包括模型目录、模型血缘及模型地图等。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