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五项策略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

【政策面】五项策略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文库
【政策面】五项策略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已完成全部阅读,共3
© 版权声明
THE END
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能源生产和消费价值链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既需要推进电力市场改革和建立现代化电网,以适应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清洁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还需要加强电力政策与建筑、交通和工业部门政策之间的协调。终端用能部门快速电气化的同时,需要提高需求响应能力,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灵活性。跨部门和跨机构协调也需要延伸到财政和金融政策。中国的低碳转型需要大幅增加低碳技术投资,并从化石能源投资转向清洁能源投资。这需要协调能源和金融政策,以增强投资决策的确定性。还需要改变财政政策,以使公共投资与更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还需要不断改革金融系统,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潜在金融风险采取战略性应对措施,增加金融体系的韧性。最后,2060年实现零碳经济意味着尽早的行动至关重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接下来的五年是进一步明确行动路线非常关键的五年。中国可以在“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2025年),为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打下扎实基础。碳排放尽早达峰可以避免能源基础设施的高碳锁定,并减少搁浅资产的风险,进而有效降低未来行动的挑战和成本。目前,中国的燃煤发电装机仍在不断增长,共有9800万千瓦的煤电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另有5300万千瓦尚未开工但已获得核准。2在2060零碳目标下,继续建设新的、大规模、高投资、寿命长的燃煤电厂,不仅会造成新的投资快速搁浅,还会迫使现有电厂以更快的速度退役。因此,早布局、早制定、早推行“不新增燃煤电厂”的策略,对于实现逐步淘汰煤电,并减少其经济和社会影响至关重要。结论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长期脱碳目标,更是推动增强全球气候雄心的重要里程碑。实现2060零碳目标需要在这五项减排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方案,并即刻采取行动一包括立即停止新建燃煤电厂,并尽早实现碳排放达峰。实现1.5°C目标需要世界各国在2045年到2060年间实现净零排放。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纪中叶实现零碳目标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这一进程是历史必然的前进方向。经济脱碳不仅是减少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必要途径,同时,也可以改善健康,提升安全,促进技术,发展经济,全面提高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力。该政策简报研究获得了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的支持。1基于(Yu等人,2020年)GCAM-China模型分析得出的初步结果,“中国1.5C和2C目标下的转型路径”,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即将出版)。2Cui等人,2020年7月,“中国煤电项目十四五规划'展望与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SCHOOL OFPUBLIC POLICYDownload the report:go.umd.edu/China2060CNhttps://www.efchina.org/Reports-zhCENTER FOR GLOBALENERGY FOUNDATIONSUSTAINABILITY能源基金会2020年9月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