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安信证券继2021年FB改名Meta是为“穿云箭",我们对2022年全年的判断为“营积的力量”。2022年我们看到了P1C0/META/HTC/S0NY/TCL/联想/创维等的新一代硬件产品、看到了NVIDIA/UNI TY的底层架构系列化发布、看到了AI作画/AIG0(内容与场景)的巨大争议,看到了国内外科技巨头伴随股价下跌而来的争议甚至是批评一2022年确是预期中的“分歧期”;着眼于国内二级市场,我们预计7月底8月初会有新一轮元宇宙行情的开启,在去年T、元宇宙、虚拟数字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细分方向有望新增b3、人形机器人、R硬件相关等,各方向相关标的在去年基础上会有明显的发散,但核心仍然在于弹性。2022年国内A股的元宇宙行情与2021年有一定的呼应一2021年7、8月份NFT,9月元宇宙、11月虚拟数字人;2022年7月人形机器人、8月R硬件、9月/10月调整、11月Web3/A1G0一一2021年行情的触发要素是Meta改名,2022年则是5部门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五年发展计划:过去的2022年,我们兢兢业业且持续迭代研究框架,无论是元宇宙的年度预判,还是国内二级市场的节奏推演,唯一值得庆幸感恩的,是我们敢真正去下前情判断,且得到了基本兑现的正向反馈。在我们给出2023年的年度前情判断之际,我们将同时:1)迭代2021年建立的研究框架(六大投资版图);2)新增元宇宙下半场的系统推演(《新硬件主义》,2022年5月出版);3)植入112页拆机报告的独家研究结论(硬件入口的沉浸、交互、操作系统);4)深化对虚拟人与NFT的理解与定位;5)提示对b3的警惕;6)展望将要在2024-2025年“八面来风”的场量的投资框架;7)A1G0:我们非常期待2023年!2023年有可能是“预期差”最大的一年,我们认为它将是“硬件的大年”,“硬件”是指MR,即通用硬件设备,“大”年,则是综合考虑了“周期、全局、结构”。之所以会导致“预期差”最大,是市场尚未认知到“交互范式的定义”对硬件入口的重要性,此外,市场也尚未意识到,与硬件配套的软件部分,借力于A1的应用/场景/模式甚至是内容的创新(A1GC)速度极快,这是认知结构层面的“预期差”;META&MI CROS0FT与APPLE,通用硬件设备的开源&封闭系统之争,犄角之势将领航2023年的全局;2023年又是多周期共振出清的节点,市值的底部有望迎来的并购潮、巨头市值下跌将加速其对“第二曲线”的“打出明牌”,是大周期轮动给2023年的大助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