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MINSHENG SECURITIES行业深度研究/通信1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发展进程高度互补1.1纵观通信行业发展历程,天地通信技术迭代此起彼伏通信行业早期的主要矛盾为实现基础的信息交换和连通,早期的形式主要依托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步,由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引领行业变革发展。基于电视和广播信号转播以及电话、电报和传真需求,卫星通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得到了孵化和发展。此时国际互联网尚未成型,卫星互联网的概念仍局限于简易的模拟信号应用。基于偏远地区的通信业务难题,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发起了铱星计划,标志着卫星通信商业化的开始,也标志着卫星互联网的开端。铱星计划于1990年对外公布,1996年开始进行试验,1998年正式投入运营。同时期轨道通、天桥系统、全球星系统和泰利迪斯等也纷纷涌现。表1:早期全球主要卫星通信代表计划卫星通信系统发起公司主要发展历程主要构成1987年发起,1990年对外公布,1998铱星计划摩托罗拉主要由66颗在轨通信卫星构成年正式投入运营轨道通信计划ORBCOMM1995年正式成立,1997年投入运营主要有在轨的35颗卫星构成阿尔卡特公司、美国劳拉Skybridge系统的空间段由64颗LE0卫星组成,共有8天桥系统公司和日本东芝公司条轨道,每条轨道8颗卫星全球星系统美国劳拉公司和高通公司1998年正式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由48颗绕地球运行的低轨道卫星组成泰利迪斯系统的288颗卫星,分成12个轨道面,每面阿布扎比投资公司、摩托1998年发射了“泰利迪斯“系统的第泰利迪斯各有24颗卫星,另有36颗备份卫星.每枚火箭泼射6~罗拉公司、波音飞机公司一颗卫星8颗卫星资料来源:卫客在线,宇航智科,百度百科,民生证券研腕院21世纪初通信行业发展的方向转变为实现更高质量的信息覆盖和传递,伴随地面通信技术的迭代和演进,卫星通信发展趋缓。以铱星为代表的第一阶段卫星通信计划的主要应用场景在于卫星电话,但第一代铱星计划的速率仅为2.4Kbps,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通话需求,而彼时在广泛的通信需求推动下,地面通信网络已经发展到第二代GSM技术,随后GSM的改进技术EDGE发展进程提速,最大传输速率已可达115.2Kbp5。在性能和成本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铱星、全球星以及泰利迪斯纷纷宣布计划破产或重组,仅部分业务和功能由于军方需求得以保留。2009年中国三大运营商获得了3G商用牌照,首年建设3G基站数量达到26万站,直接与3G相关的资本开支约1700亿,地面基站进入了3G大规模覆盖和应用时代,基站进入大规模建设时代,互联网领域真正迎来了移动端的发展。3G较2G采用了CDMA技术,扩展了频谱,增加了频谱利用率,提升了速率,更加利于网络业务开展,其频率规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有力提升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随后的4G有了进一步的飞跃,抛弃了2G、3G一直沿用的基站-基站控制器(2G)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