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指出要坚持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建设韧性城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对新时代新阶段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讲话精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要求,按照二十届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深入推进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加强空间领域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2022年一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将韧性理念进一步嵌入首都规划之中,坚持发展与安全相统筹、平时与灾时相结合、资源与需求相适应,着力提升首都城市应对重大风险灾害的防范、抵御、应对和快速恢复能力。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首都超大城市空间规划特色,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做好服务保障。坚持人民至上,注重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实现以相对有限代价应对复杂风险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韧性理念与措施实施,落实空间维度的超前谋划,大力提升首都安全发展水平,努力形成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的首都生动实践。
暂无评论内容